《勸發菩提心文講義》學習分享 04 成德法師

play-sharp-fill

《勸發菩提心文講義》學習分享  成德法師主講  (第四集)  2019/12/24  中國  檔名:55-237-0004

【點播更多集數】

諸位家人,大家早上吉祥。阿彌陀佛!

  剛剛一進門,又往這裡找位子坐,一想已經換位子了,男眾在這邊,女眾在這邊。所以這個慣性,要應無所住不容易。若心有住,我住在我是在這一邊的,結果一變自己就不能馬上調整過來,所以改一個習慣不容易。所以自己一個位子一變,要改都要改好幾天才改得了。

  我們這幾節課跟大家談修學的觀念跟心態,有好的態度,我們才能承接聖教;有好的觀念,才能指導我們起心動念、一言一行,才能指導我們正確的去深入經藏。學習首先是要立志,學貴立志,所以我們這一篇《勸發菩提心文》就是立志了。我想應該所有的家人,這一段時間念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立志沒有?應該都立了。而立志要高遠。而且佛門有一句話講,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。大家聽過沒有?這句話我們要注意,非佛弟子,誰的弟子?

  學生:魔。

  成德法師:你們說的,不是我說的。請問《勸發菩提心文》是小乘還是大乘?

  學生:大乘。

  成德法師:對。那要不要有小乘基礎?

  學生:要。

  成德法師:所以這些都是很關鍵的。

  我們也聽到一些學長,他們看到有一些學傳統文化,可能學的時間比較長的,做出來的行為挺執著的,他們不能認可,所以產生了反感。那就變成我們學傳統文化學很久的人,有時候假如沒有表好法,第一個,自己不能受益;第二,又影響別人的法緣。所以學習這個次第非常重要,學不可以躐等。但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比較容易衝動,請問,我們一讀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,這個是兩綱,接著讀八目,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這個八目讀下來,我們可能最關注的是哪一些?治國平天下,衝啊。但是我們要注意,這段話最重要的重點是什麼?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。」他一直在把本找到,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。所以你看那個本末幾個層次?好幾個層次。最後推到什麼?格物。那跟我們佛門講的要息滅貪瞋痴,從這裡下手,息滅貪瞋痴是格物。所以煩惱輕會智慧長,就致知。

  所以古人講到,我們傳統的文化是內聖外王。什麼是內聖?格致誠正。所以我們聽師父的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」,一直強調真誠,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。貪瞋痴不能調伏下來,能一念不生嗎?很難。所以我們格物致知就是看破放下,接著一放下貪瞋痴,慢慢這個真心會透出來,所以誠意正心。誠,真心的本體;正心,用佛家可以講自受用、他受用。自受用是什麼?清淨平等覺;他受用是什麼?慈悲,這都是正心。

  我們看《大學》裡面也給我們解釋,「身有所忿懥」。

  學生:「則不得其正。」

  成德法師:對,那忿懥就是瞋。心有所恐懼,你們背得比我熟,心「有所恐懼,則不得其正;有所好樂,則不得其正;有所憂患,則不得其正」。好樂就是貪。憂患、恐懼是什麼?愚痴,事情還沒到,擔心那麼多幹什麼?為什麼事還沒來就恐懼?過去的印象落得太深,產生恐懼了。所以我們昨天說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。所以內聖,格致誠正,才是外王天下,修齊治平。而且這四個又是一個次第,「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無之」。所以我們這個分析了,就知道小乘基礎是非常重要的,其實就是倫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的基礎。

  李炳南老師有一段很重要的開示,應該都是在護念我們的道業。老人家說到,「白衣學佛」,白衣是在家人,學佛「不離世法,必須敦倫盡分,處世不忘菩提」。你看在盡本分,盡本分當中用什麼心?菩提心。所以在行五倫之事,但是用菩提心,那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?

  學生:出世間法。

  成德法師:所以師父有沒有講,用菩提心,生活是念佛、工作是念佛、應酬是念佛,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,就是處世不忘菩提。因為一忘了菩提,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」。魔業這個字挺恐怖的,是名輪迴業。是不是?所以「處世不忘菩提,要在行解相應」。又一個提醒,提醒我們要敦倫盡分,不能一學佛本分都不盡,鐵定沒有辦法表好法,自己又沒基礎,不得受用,又害人家誤會佛法跟傳統文化,這變成斷人家的法緣。所以這個不可躐等重要。「要在行解相應」,又一個重要提醒。為什麼不用解行相應?行更重要。所以《大智度論》強調的,「佛法貴行」,貴在能力行,「不貴不行」。你能夠力行,縱使聽經聞法不是很多,也是能先得道,因為你去做了。我們就不說別的,我們的班規,「念念為他人著想」。請問這句話做三年,境界會不會提升?能不能往生?一句而已。所以佛法貴行。

  我們提到的這個修學的觀念,其中真幹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而且真幹當中是從最難的地方下手。我們不能挑簡單的,要這一生成就,要很勇猛的發心,一定從最難處下手,這個是我們的態度提起來了。

  跟大家談了那麼多,我們再回到修學首先學貴立志。而所有的經教,大教之本、萬法之源在哪?就是佛陀開悟的第一句話:「奇哉奇哉,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」。四十九年的經都從這裡流出來,然後又怎麼樣?又回到這一句。其實跟我們《三字經》開頭一不一樣?「人之初,性本善……苟不教,性乃遷。」「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。」所以這句話我們真的聽懂了,第一個,不懷疑自己;第二,不懷疑別人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;第三,自己不會傲慢,為什麼?我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有什麼好傲慢的,下功夫都來不及了。所以你看這句法就對治我們最嚴重的,瞋心的核心是傲慢;愚痴的核心是什麼?懷疑。我們真相信這句話了嗎?真相信了,信為道元功德母,很多善根就從相信這句話慢慢就出來了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增長一切諸善法,除滅一切諸疑惑」,你所有的懷疑都滅掉了,「示現開發無上道。」這是《華嚴經》的一首偈,信為道元功德母。

  所以昨天還給大家洩了一個題目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考一件事,考什麼?

  學生:信心。

  成德法師:你們昨天考試了沒有?跟它有沒有關?有。我假如講的話你們覺得有不對的,一定要給我提出來。離經一字便是魔說,一定要給我提出來,不然到時候我講錯了,你沒提醒我,我沒有糾正的機會,就要到惡道報到了,到地獄報到了。到時候我會在閻羅王那邊參你一本,他太不夠朋友了,把他調下來,一起問一下。這樣不對,你們不肯講我,一定是我態度不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這樣才對。所以剛剛那一段是不對的,你們要會判斷。要徹法源底的道理,不能跑到枝末去,沒跑到根本上。這是聖教之基本的教義,不管是儒家還是佛家。我們相信了這個真相,我們接著要修行,但修行首重立志。大家都立了志,但是不能立沒有基礎的志,不要好高騖遠。

  所以廣州香山書院,書院都是古代讀書人進修的地方,它有楹聯,要入門前就看到這個楹聯了,它楹聯上寫著:「諸君到此何為?」你們來做什麼的?六祖大師去見五祖和尚,五祖問他:「你來做什麼的?」六祖怎麼說?「我來求作佛的。」他很清楚他來幹什麼的。這一段楹聯對我們求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。你們來這裡做什麼?你們不用抄,到時候這個檔案再發給你們,你們只要專注的看著我就可以了。「豈徒學問文章」,你是來求個寫篇好文章嗎?積累很多學識嗎?「擅一藝微長」,禮樂射御書數,是不是有哪一樣特別專長,變成一個書法家。「擅一藝微長,便算讀書種子?」這樣就算是知識分子、讀書人嗎?他說,「在我所求亦恕」,等於是這個書院的負責人對著大家講,我的要求也不多。但是那個楹聯的意思就是你一來就看到這個東西,機會教育,先入為主。

  所以我們到佛門去第一個看到什麼?彌勒佛。所以必須大肚能容,他就提醒我們,學佛第一件事,擴寬心量;心量不擴寬,佛的話聽不懂。善知識的話跟佛的話從哪裡出來的?他的真心,他是量周沙界,心包太虛。我們的心那麼小,一聽都聽偏掉了,不相應了。

  所以他接著講,要求的不是很多,「不過子臣弟友,盡五倫本分,共成名教中人!」因為我們儒家特別強調五倫大道。前面課程還提到「敦倫盡分是大道,閑邪存誠是大德」,有講過吧?沒有是吧?有講到敦倫盡分,這個是老法師加上去的,因為印祖有十六個字的心法: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。這十六字,我們受持了就能成就了。老人家很慈悲,怕我們不夠重視這四句話,他又加了,「敦倫盡分是大道,閑邪存誠是大德」。所以儒家又有一句話講,「人無倫外之人,學無倫外之學」,學問沒有超過五倫的。那它的世出世間在哪?他有心、他有求,在五倫當中那是世間法;出世間法,以無求的心,我們說三輪體空,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,那一切善法不會超過五倫、不會超過六度。所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,不管你修什麼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所以只要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就是應無所住了。然後生起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還有倫常大道,每天都是積功累德,就能成就了。因為每個人的緣不一樣,有些人當老師、有些人當家庭主婦、有些人當商人,影不影響他圓成佛道?不影響,所以佛法是圓融的。但是人往往會產生比較,她在當家庭主婦的時候,就很羨慕別人可以上台講課,她就生分別了。所以佛法就是破分別執著。老法師有一個專題,就是家庭主婦如何圓成佛道。佛法很圓融的,每個人都能夠在當下的角色成佛。所以會不會修重要,在每一個當下觀察到分別執著,然後放下。你真放下了,重要的任務可能就來找你了。大家相不相信?而且真來找你,你推都推不掉,不用去攀緣。

  所以閑邪存誠是大德,即是儒家講的慎獨。信願念佛是大行。師父還有另外一句法語,叫「孝慈智願是大行」。大家看到這四個字想到什麼?對,四大菩薩,效法這四大菩薩的行誼。我們看,剛剛跟大家提到一個重點,為什麼修行人不求果報?一有求的果報,所做一切事從功德翻成福德。達摩祖師哪一段給我們表演這一點?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,護持十幾萬人出家,功德大不大?並無功德,不是,他那個沒有功德是他的那一念翻轉成輪迴善業。

  所以諸位家人,我們要無求的心來弘揚文化。但是我們都覺得我沒有求,沒有求的人遇到人事會不會生氣?會不會鬱悶?會不會覺得怎麼沒有人理解我?所以《了凡四訓》有一段話很重要,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,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;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,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;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,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,那個一毫也是有求。這些話裡面我們得細細去感受,都是救濟這個世間,幫助眾生的苦難,很好,為什麼會跟媚這個連上了?濟世跟媚世這兩個東西有關聯嗎?「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」,這個不究自心,他就沒有在心地深處去觀照自己有沒有夾雜貪瞋痴在裡面。有一毫媚世,貪;有一毫憤世,瞋;有一毫玩世,傲慢,玩世不恭。所以這一句「不究自心,但知外務。或求利養,或好名聞」,但是現在當我們真的在好名聞利養的時候,我們自己覺得我們在好名聞利養嗎?也不見得,除非我們「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」。

  所以《論語》也很重要,我介紹不少書給你們了。你看《論語》裡面講: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。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」所以師父講的,誰有真感情?佛菩薩有真感情。真感情,真就不會變,會變的是情欲。所以情迷是凡夫,情義是聖賢,而且是世間聖賢,不是出世的。給大家舉個例子,請問岳飛現在在哪裡?你佩不佩服岳飛?義,他為國家那種奮不顧身,義。可是他還是那個「滿江紅」,然後飲什麼血?匈奴血,有沒有?「臣子恨,何時滅?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」,是吧?所以岳飛還在打仗,還在為國家的大義打仗,所以他是情義。你看諸葛孔明,這些都是世間的聖賢。

  所以李越老師好像之前有跟大家提到一句念老的法語,「無情不能修道」,其實這些話《論語》裡面都有。大家看,都是自私自利,自己的欲望在情迷,凡夫。所以師父說,他說他愛你,聽聽點點頭,假話,別當真,當真你麻煩就大了。為什麼你麻煩大了?因為你當真,一當真他一變了,晴天霹靂,有沒有?那是他害的還是怎麼樣?是你自己當真的。所以我記得我以前看到一句話,當時候還沒學佛,它說:「按照邏輯來講,沒有人能真正進入你的內心,那個傷害你的到底是誰?」誰?

  學生:自己。

  成德法師:你們說的。我以前對這句話印象就很深刻。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自己的心動了。

  所以《三時繫念》說,「諸苦盡從貪欲起」,就有貪求了,一求不到,煩惱就上來了。「諸苦盡從貪欲起,不知貪欲起於何。因忘自性彌陀佛」,我們忘了我們本性,被貪瞋痴給染污了,「異念紛馳」,就順著這個貪瞋痴之後,相續不斷,止都止不住,「總是魔」,著了自己的心魔。所以大乘經說:「狂心不歇」,這個狂心就是煩惱相續不斷,「歇即菩提」,把它放下了,當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。所以從理上講,成佛怎麼成佛?就是把起心動念放下就成佛了。理論上講成佛是一念之間,事上呢?因人而異。你看六祖大師聽半部《金剛經》,一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開悟了。你不要又起一個念頭,像我就要很久,這個念頭就是障礙。

  成德為什麼說這個《論語》有?《論語》說:「君子義以為質」,有沒有這句話?君子最重要的本質是什麼?義,情義、恩義、道義、仁義、節義、禮義、信義。所以我有時候遇到這些華僑,我就問他,請問義這個字怎麼翻?道義的義,諸位考一下英文,義怎麼翻?一翻就把這個字給定死了,有沒有?因為中國字是性德,所以它有無量義,你一翻,就被你那個意思翻死了。所以老法師說要學漢學,不能透過英文翻譯,要怎麼樣?你自己學文言文,不然就是人家咬一咬吐給你吃,味道都變掉了。這個不好翻。比方說我們講一句話,這個人一翻翻給對方聽,這個翻譯的人,聽你講的理解是一個方面,再透過英文的詞彙再翻,不知道,能不翻錯算不錯了。所以這個義以為質很重要。

  再來,情覺了,大家知不知道我為什麼擠成這個樣子?因為我寫錯了,你總不能把情迷排在第一位,這樣下來怪怪的,沒辦法,擠也得擠上去。因為這個高,所以放書的時候,大乘佛經要放上面,世間的書你要往下放,這個也是一個表法。愈高的境界,情覺了就是佛菩薩。所以情覺就是「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」。真心一法不立,所以叫情不空不能證道。

  我為什麼要講這段?因為有人提問題,順便剛好一起回答。還有,剛剛跟大家說你看情覺了,他是內不見己,外不見人,中不見所施之物,所以他不造善業、不造惡業,他善惡二邊他不著了,他修什麼業?淨業。可是其他的法門修淨業不好修,「應無所住」很容易落空,「而生其心」很容易落有。所以二乘人落空,六道凡夫落有,很難走中道。

  所以諸位學長,We are very lucky(我們非常幸運),我們遇到什麼?淨土法門。你們都吃了,那天李老師,還有我們這些幹部用心良苦,巧入無生,克勵精進,這個巧字重要。「暗合道妙,巧入無生」,這個巧字大家要去體會。為什麼說「定須習,慧須聞」?要習定,習禮也是習定,讀經、念佛、打坐都是習定,一切修學的方法都是在習定;慧須聞,佛門有一句話說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

  我們一聽,像黃念老、像師父他們一講到法門的殊勝,他就分析了,八萬四千法都是證入無生。證入怎麼證?他是首先斷見思煩惱,就是執著,見惑八十八品,思惑八十一品。這個是佛教的名詞,但是我們去了解。首先見惑第一個身見,這個身體不是我,要破掉。好不好破?所以破了見思煩惱證阿羅漢,出了六道,還在四聖法界,還沒有到無生,無生是一真法界。佛做比喻,要把見思煩惱斷掉的功夫,就好像在瞬間把四十里瀑布截斷,瞬間。這四十里瀑布比喻什麼?無始劫輪迴的煩惱習氣念頭,瞬間截斷。

  所以很多祖師,像黃念老他們很慈悲,他們說往後只要不求生淨土,要當生脫離輪迴,他老人家說不可能,眾生的根性沒辦法。而且他這個說法有沒有依據?有的。依據在哪?佛經,《大集經》說到,「末法億億人修行,罕一得道;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」。念什麼佛?阿彌陀佛,四十八願的願力讓我們橫出三界,直接給你拉出來。一般豎的出三界,一關一關打,就好像那個竹子,你要出這個竹子,一個節一個節慢慢打打打打,打到最後,咚出來了,那個就是見惑、思惑、塵沙煩惱,塵沙就是分別。然後最後就是放下執著,接著放下分別,接著放下起心動念,證入無生。

  現在念佛是什麼?你是凡夫,見思惑、塵沙惑一品都沒有破,但是你坐在那很專注的念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把其他的妄念,慢慢慢慢念熟了佛號,其他妄念不起來了。所有妄念不起,叫應無所住。可是你在那念佛,一聲接一聲,而生其心。所以一個人念佛念到有功夫,沒有妄念的時候,他當下是什麼?無住生心,所以他巧入無生。結果他念了半個小時,法身大士,無住生心;半個小時,該吃飯了,起來了,那就又回到凡夫;會念的人念到繼續保持,那就有功夫。像廣欽老和尚那些都是念到有入功夫的,什麼功夫我們不敢亂猜。所以這個法門是巧入無生。

  江味農居士他為《金剛經》作註解的,《金剛經講義》,他說:「持名念佛,暗合道妙,即是行深般若」。我們念《心經》很熟,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。你專注念這句佛就是行深般若,「無異念實相」,就是跟念你的性德是完全一樣的,一聲佛號一聲心。所以「無量光壽,是我本覺,起心念佛,方名始覺。託彼依正,顯我自心,始本不離,直趨覺路」,所以念這句佛就是念自己的自性。「洪名正彰自性,淨土方顯唯心。」所以「無異念實相,是故能滅重罪,能消重業」。所以江味農居士這段話給我們很大的信心。

  這個是剛剛跟大家講說慧須聞。我們剛剛講這段是黃念老的開示,巧入無生。請問大家,大家聽完了,對這個佛號的信心有沒有增加?有。所以多聽多聽,你那個信心就不斷提升上來,你對這個真相就更了解了,不然明明中了佛教第一特獎,你每天還悶悶不樂,還不趕快去換錢,換西方財。所以「如是妙法幸聽聞,應常念佛而生喜」。我看你們的表情不是很高興,這句話要隨文入觀。「受持廣度生死流,佛說此人真善友。」其實,實實在在講要看破世間,人應該把人生先看到最後一刻看清楚。請問人最後一刻是什麼?喀就下去了。雙手雙腳一攤,告訴我們什麼?什麼都帶不走,有什麼好爭的。而且我們還要繼續思考,爭又是什麼?造業。

  為什麼修行人不要福報?因為一享福,很少有人不墮落的,所以一定不能求世間的福報。請問大家,不求世間的福報也是一句話而已,請問我們還有沒有求?你很希望哪個人認同你,那就是求。你還希望哪一個人、哪一個事,都是求,沒有功德,不是三輪體空,都是善業。而且還要找到純善業也不容易,都是什麼?難免會有善惡夾雜在一起。所以我們要修的是淨業,可是我們沒有辦法達到應無所住,沒有達到三輪體空,可是我們可以巧入無生,我們可以什麼?「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」,求生極樂世界,我們不求世間,所作一切統統是往生西方的資糧。所以這個法門很殊勝。

  有同修問到,善惡業,可不可以善業惡業都沒有?可以,但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、三輪體空。我們做不到沒有關係,可以先到極樂世界去,然後在那裡一聽阿彌陀佛說法,就花開見佛悟無生,就進去了。現在世間都不求,統統求生淨土。因為我們現在要完全無念不容易做到,用這句佛號抵一切妄念,這樣修的就是什麼?淨業,往生西方的淨業,不修善惡業。

  剛剛跟大家講的,孝,地藏菩薩;慈……

  學生:觀世音菩薩。

  成德法師:你看佛法就是叫你不要執著。你今天很孝順父母,情義,能不能出六道?不一定。你說我發個願,「生生世世做我父母的孩子」。這個都要小心。佛是什麼?善巧方便,讓我們恢復父子有親的天性,再把這分孝、這分真心延伸到兄弟、宗族、鄰里鄉黨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接下來,凡是物,皆須愛。「菩薩觀於螻蟻,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,常思利益」。你們念了多久了這麼熟?很用心念,很好。是不是?第二個,慈,延伸到慈悲一切。但是在慈悲的時候,突然覺得缺了什麼?好心會辦了壞事。要智,悲智雙運。你真的要幫一個人,你的心不會變,你的善巧會慢慢不斷出來,除非我們變心了,那就沒辦法了。

  所以儒家有一句話講:「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,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。」請問諸位家人,你有沒有要幫一個人,然後貫徹始終,五年、十年都沒有變?這樣你的智慧會慢慢出來。「諸佛如來,以大悲心而為體故」,最重要的本體根本是什麼?慈悲。「因於眾生,而起大悲;因於大悲,生菩提心;因菩提心,成等正覺。」所以佛菩薩為什麼盡心盡力幫助眾生?因為是眾生的苦難把他們的慈悲、菩提心喚醒,所以感這個恩德,同體大悲。接著悲智雙運,悲智雙運最後還要到普賢行願,普賢行最殊勝的,跟佛的心量完全一樣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而且這個願是真幹,都是自己帶頭給眾生做示範。

  這個是「孝慈智願是大行,無上菩提是大果」,這是老人家的一段墨寶。印祖是「信願念佛是大行」,然後「求生淨土是大果」。其實這兩個墨寶就告訴我們,信願念佛是正修,孝慈智願是什麼?助修,正助雙修。所以師父剛剛跟我們講的,三福六和、三學六度、普賢十願,這些都是助修,念佛是正修,正助雙修。

  我們再說回來這個立志。這個立志,一來不是要學一些技能而已,這個心量就太小了。甚至於大家要注意,這個願就是個種子。因地不真,結果不會好,所以願要發對。古人有一句話很中肯,他提到:「士先器識,而後文藝」。一個讀書人要先培養什麼?器是度量、胸懷,還有見識。而後才是什麼?文藝,才學這些技藝。

  我們要知道,司馬光先生在《資治通鑑》一開篇就談到了一個歷史故事,智伯。當時候是三家分晉的這個因緣,智伯很狂妄,結果他的家族就被他給搞滅掉了,三家合起來把他給整死了。所以結論就是,一個大家族跟一個朝代之所以會滅掉,就是因為他們有才勝德的子孫,或者用了才勝德的大臣,所以才亡掉的。所以德才兼具謂之聖人,德勝才謂之君子,才勝德謂之小人,才德皆無謂之愚人。沒有人的時候,寧肯用愚人,不可用小人。這是司馬光先生的一篇「才德論」。

  大家冷靜去看一看,我們走過了民國那個時期,清朝一結束到現在一百多年了,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。請問大家,否定文化的是哪些人?是農民嗎?是工人嗎?是商人嗎?是誰?都是過河拆橋的人,而且在學術地位都很高。這是我們引以為戒的歷史,離我們才幾十年前。請問大家,我們會不會成為這樣的人?Are you sure(你確定)?我們培養出來的會不會是這樣的人?不一定。除非我們非常深刻的看清楚前面為什麼會培養出過河拆橋的人,我們才有可能在之後避免。所以一開始學傳統文化,滿注重讀經的。請問,讀經是才還是德?看怎麼讀。但是大家就要去分析。結果有很用心推廣的人,他們發現,幾年下來,這些孩子什麼經讀了不少,傲慢,對老師、對父母不恭敬,去問老法師。這個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了,那個文章都有。老法師就提醒了,說:「他連父母都不恭敬,他怎麼會恭敬你?」所以老法師就跟他們強調童蒙養正的重要性。所以我們探討那麼多,重點還不在我們以後怎麼教人,重點在什麼?怎麼培養我們自己。所以賢護等十六正士,先護誰?得先護我們自己。大家庭分享那一天,成德很隨喜什麼?很多學長都強調大根大本在哪?孝親尊師,這個路就沒錯,就從這個字開始。為什麼民國時期出了那麼多從小讀古書最後否定文言文的?他們的孝根沒有扎下去,走的就是學術,一學術就有自己的名利,最後連祖宗都否定掉。其實我們現在冷靜看看,師長老人家說,跟我十幾年、二十幾年的,他們也沒有根基的時候,那還是會出現同樣的情況。所以「後人哀之而不鑑之,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」。

  所以我們也是戰戰兢兢,全世界這麼多大眾信任漢學院的因緣,這麼多人支持,我們假如培養不出人來,情何以堪?所以諸位家人,我們在漢學院,成德承擔這個工作沒有做好,會到哪裡報到?你們可不能看我下去,見義勇為。所以古人這句話有沒有分量?很有分量,「士先器識」,心量,「眾生界盡,我願方盡;菩提道成,我願方成」。「聞佛道長遠,不生退怯;觀眾生難度,不生厭倦。如登萬仞之山,必窮其頂。」請問我開始講《勸發菩提心文》沒有?不要執著,「神光,不要太執著」。這句話是「達摩祖師」裡面的一句台詞:「神光,不要太執著。」他說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」「那是儒家之說。」你看他馬上比較了,他師父馬上說,儒釋道就是一家,而且根本不能分。因為儒家跟道家是小乘基礎,沒有儒道,大乘修不成,怎麼可以分開?再來,這個見識,我們為什麼佩服師父?他看得非常的遠,他在做事的時候,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他老人家為什麼這麼做,三十多年前就用網路了,包含去辦一個廬江中心,你現在去網路上,多少人罵老法師:「你就是講佛經就好了,搞什麼傳統文化?」但是老人家講什麼?「我犧牲生命都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。」老人家有見地,跟印祖講的完全相應。印祖說:世有大儒,始有高僧。我當時候看《文鈔菁華錄》,這句也給我很震撼。大家看看淨土宗這些祖師都是什麼?大儒,他有基礎。所以師父受到這麼多的毀謗、侮辱,不為所動,他有真正的見識。

 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有一句法語,你們都不用抄,都有,look at me,不要分心,我們一起交流一下,「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」,就是那種見識、閱歷,舉世都不知我獨知之識見,「始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」。所以諸位家人,你們那麼年輕發心弘揚漢學,也很可貴。你的同學會不會說「你腦子有沒有問題?你出去這樣能以後有飯吃嗎?」所以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,很多人對你不認可,你突然看到夏老這句話,不禁流下觸動的眼淚。有舉世不知我獨知之識見,始有舉世不為我獨為之志氣;有舉世不為我獨為之志氣,才能有人所不到我獨到之境界;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,才有遯世不見知而不悔的胸懷。最後這句有沒有印象?《中庸》的話。

  所以大家要看到,教育是百年大計。大家要宏觀的看,我們在這個大時代,我們這二三代人是鋪路石。好像又有一個詞,是哪個詞?鋪路石對了,還有沒有另外一個詞?墊腳石。對,我那天說墊腳石,然後李越老師說鋪路石。墊腳石聽起來感覺比較不舒服,鋪路石。鋪路石、墊腳石,平等平等。這是不是見識?你處在哪個時代、哪個因緣,你能做出你最適當的進退。所以為什麼成德很讚歎我們扎根班研究院這些同仁?他們跟著我們最少的都十年以上了。當初漢學院還沒有開始,快要辦的時候,他們已經完全進入一門深入一部經了,《孝經》、《禮記》,很多,《群書治要》的經典,他們就是要十年以後專弘這部經,而且是已經半年多都是讀這部經,讀得法喜充滿。突然接到師父一道命令,要辦漢學院,還要辦扎根班。他們二話不說,全部放下了。你們要配合一下。對,所以要跟師父同心,不能有執著點,不然師父說來辦班,一個學生也找不到,那咋辦?但是佛法是圓融的,不能我們研究院的同仁常常看到他們讀書讀那麼多,黯然神傷,這又不對了,佛法是圓融的。請問十年之後,他們可不可以弘《群書治要》?佛法是圓融的,你相信嗎?對。當我們在任務當中,行中有解。可是我們每天只能看半個小時書,怎麼擠怎麼擠只能聽半個小時經,解中有行,很可能你那半個小時超過人家一天學八個小時的,因為我們完全安住當下,我們完全用真心在處事待人接物,這叫一門深入。一門深入什麼?把貪瞋痴完全打掉。所以為什麼說一門深入?一下學太多了,你變學知識了;一下學太多經教,你掌握不了了,所以用一門。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四十九年一切經的綱領精華都在裡面,所以一部,讓你好深入,好依據這一部經的教誨去淘汰我們的分別執著。所以一門深入不是我已經讀《無量壽經》學它二十年叫一門深入,也算,也不算;深入二十年,你著在讀經跟聽經,沒有依教奉行,也不算。怎麼深入得了?所以有些人說,扎根,我扎很久了。那意思變成我聽三根的經教聽很久了,那還不叫扎,解行相應,不斷深入才叫扎。所以為什麼章嘉大師說解幫助行,行幫助解。所以能安住當下的人境界提升就快了。

  夏蓮老又說了一句,「隨處安閒」,你的身心在每一個當下都是很安住的、很放鬆的,「隨處安閒,自然合轍」,你就與道相應了,「顛倒想滅」,能安住當下的人不會有過去煩惱,也不會有未來煩惱,也不會有現在煩惱。比方說上個禮拜生日會,你擔任重要工作。比方說像那天何學長他主持,那他假如得失心很重,他就在那裡琢磨,我講要什麼表情動作……結果可能我們在上面講課,他還在那裡開小差,他就不能安住了,心裡有什麼擔心、罣礙、在乎什麼了,不能安住了。那請問大家,專心聽課跟生日會有沒有關係?有沒有?生日會不管你擔任哪一個工作,最重要用什麼?真心;你專注聽課,一領悟了,你的真心愈來愈展現,是一不是二。我們常常在因緣當中就容易分別,一分別就往執著去發展了,要安住當下。

  所以還剩多少天?要把心裡的罣礙都放掉。不然請問大家,辦一個扎根班要花多少時間跟精力、跟金錢?多少?我們每天心不安,不是把這麼大的福報給花掉了?諸位學長,你們遇到當代的孤獨長者。三千年前孤獨長者傾家蕩產,黃金鋪地,請釋迦牟尼佛到祇園精舍。然後祇陀太子說,怎麼有人傾家蕩產要請一個人來說法?他很震撼,後來一了解佛陀,那不行不行,我也要修這個功德,所以叫祇樹給孤獨園。吳董用這麼好的環境,讓大家來這裡學習。所以請問大家,感應厲不厲害?我們才剛發心,還沒做什麼事,福報現前沒有?現前了。我記得那時候老法師就講:「我們以後畢業了,然後我們就住在飯店裡,每天好好學習,然後出來講課供養。」說了沒多久就辦漢學院了,然後一辦,第一次扎根班就在大飯店。結果我一想,馬上就住大飯店,怎麼這麼快?感應的速度是不可思議的。所以隨處安閒,自然合轍,大陸念哲(ㄓㄜˊ),「顛倒想滅,肯心自許」,你放下了過去煩惱、現在煩惱、未來煩惱,然後時時期許自己,自行化他,為人演說,肯心自許。

  請問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?我們處在這個時代,我們應該表什麼法?從我們個人的身心、家庭到國家、天下,我們應該表什麼法是這個時代最迫切需要的?這個大家可以自己想,你最相應的那一點可能就是你的菩薩道。可是你不要挑太多,因為人一生時間、精力有限。要去英國漢學院的人就要當什麼?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,不然你考雅思考老半天費那麼大勁幹啥?諸位家人,我們發了願,現在都在寫歷史。當下是不是發菩提心、是不是真心起用?可能我們的念頭覺得,我就是要漢學院畢業了,我就可以開始做貢獻了。請問這個把希望建立在哪?未來,所以他就覺得他現在不能做貢獻了,分別執著。請問當下可不可以做最大的貢獻?可以。怎麼做?用真心。

  我請問大家,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,應以什麼身得度,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,今天你要跟豬說法,你可不可以變成獅子?或者你要去跟獅子說法,你變成豬?這大家了解了吧?應以什麼身得度,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。請問,辦這個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員得利益,能讓學員得最大的利益是誰說法?開悟了沒有?比方說這些老前輩做得好,因為他們已經做了十幾年。突然你看到一個年輕人,當你兒子都差不多了,然後忽發大心,然後在那裡看完「醫道」,痛哭流涕,然後底下老大哥們頭皮發麻。你說這個孩子發這個心,有沒有是廣修供養?上一期,我記得三個人在面前發菩提心,我很震撼,初發心菩薩。我把他記在我每天迴向的地方,禮敬初發心菩薩,護持他們不退。這是緣,人能在你面前發菩提心,很真誠。大家有沒有印象?上一期的,發完之後,哭都止不住,幾個小時之後才止住眼淚。還有一個學長,到漢學院去才看到「地獄變相圖」,看完之後哭了一天,眾生好可憐、眾生好可憐。所以為什麼佛教我們不輕後學,不能著相,他雖然剛學,我們怎麼知道他過去生什麼來歷?你看舍利弗他的舅舅,在他的姐妹懷孕,結果他辯論都辯不過她,說一定是這個懷的孩子有問題,然後他就勇猛精進提升自己,說不行,我不能輸給這個外甥。後來真的很用功,舍利弗一出來,還是比不上他的外甥。

  所以《晚晴集》一打開,第一頁就寫到:「迦葉白佛」,迦葉尊者,頭陀第一,跟佛說:「我等從今,當於一切眾生生世尊想」。這個跟老法師教的一不一樣?我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,不是把眾生當作阿彌陀佛,眾生本來就是阿彌陀佛,這跟佛經教的一樣。「當於一切眾生生世尊想,若生輕心」,輕慢的心,「若生輕心,則為自傷」,就自己傷害自己,因為我們一起輕慢的心,自己就墮落了。結果佛聽完說,「佛言:『善哉快論!』」佛也說,說得太好了,說得太好了!所以佛門不輕後學,還有一位菩薩給我們表法,叫常不輕菩薩,他看到任何一個人就給他頂禮,說你有佛性,你當作佛。所以諸位學長,任何經教都可以在當下圓滿的落實,這才叫事事無礙的佛法。我們不能修殊勝功德,因為我們的念頭裡面有分別執著,不只修不了功德,形成障礙還造業。所以我們要懂得善用其心,祖師這些法語都很重要。

  我們昨天談到過去煩惱,也談到未來煩惱的對治,現在談現在煩惱。我們不可能不起心不動念,所以我們要思惟,但是我們要正思惟。我們現在懂不懂得正思惟?應該懂了,師父這一片碟說的,三福六和、三學六度、普賢十願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我們所想的都跟這五個心相應就對了,這不是現在煩惱,是善用其心,成就功德。現在煩惱怎麼來的?猶豫、牽掛、進退兩難,這個才是現在煩惱。

  具體來看,《格言別錄》有一句話講「度德量力,審勢擇人」,這八個字就是你在因緣當中判斷應對進退。這個講起來又很長了,只是一句話講,萬法因緣生。當我們知道因緣生了,緣是條件,條件具不具足,具足你做了,叫隨緣;不具足做了叫什麼?攀緣;具足了不做叫隨便,不負責任。所以這個是活的,條件你要判斷。再來條件是不是不動的?世間唯一不變的是什麼?變。剎那在變,速度多快?三十二億百千念,很快。所以你不能固著一個狀況,你只能判斷清楚,但是不要造成成見。看人要看後半段,浪子回頭金不換。你這樣才能以時時信任別人的眼神跟人家交往,不要戴有色眼鏡。可是你信任當中又不能判斷他當前的狀況,那就變愚痴了。就像你今天從事教學,假如我們不能在當下判斷出來這些小孩子的情況,你知道怎麼去協助他?所以度德量力是自身衡量自己的情況,你不能打腫臉充胖子。

  所以從明年之後,對外這些因緣,成德就基本上不能再去應了,度德量力。我又不是三十年前的樣子了,而且現在學生一屆一屆愈來愈多了,假如我外面的緣又攀很多,那就是不守本分了。所以今年扎根班,也算是成德告別扎根班,不是告別演唱會,扎根班以後成德就不親自來授課了,來跟大家交流了,要好好在……因為光飛機飛回來,調時差就調了好多天。這叫度德量力。審勢,外在整個形勢。你看錯形勢,好心做壞事,太急了。所以孟子說,「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」,乘勢而為。很多人很急躁,人家在小區裡面辦傳統文化,他拿佛經去發。結果人家當地政府支持,一下全部被調查。他沒有審勢,因為佛經這個東西要在道場才行。還有擇人,你有沒有用對人?這個都是你判斷完了,就心裡很有底了去做,你就不會猶豫不決了。

  好,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我好像書都沒打開,每次都搬那麼多書來。會的,總有一天會用到它的。謝謝大家,阿彌陀佛!

最新消息

熱門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