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聖蹟圖
教育,是國家之命脈;人失教育,如樹無根,家失棟樑,室失倫常。使民不安,天下亂矣。
美滿的社會,是建設在「富而好禮」,繼而是講究「民主與自由」。我們的社會,似乎距離這期許,越離越遠了,乃甚於難以收拾的現象。究其原因,在於教育精神少了開明與公德心。就今日一般而論,大多汲汲於「富利」的追求,而對「禮」的實踐,卻被人忽略。導致違禮犯義的行為比比皆是,必然帶來社會脫序,亂象叢生,人心不軌,道德沉淪。成年人見利忘義,青少年任性妄為,既不明廉,亦不知恥,縱慾墮落,不擇手段於權位利益之爭,且狂妄自大,不知廉恥謙讓為何物。
孔子的一生,為學行教,一切遵循「以仁為本,以禮為先。」唯有行「仁」方知「民主」的可貴;唯能循「禮」才配講「自由」的精神。《曲禮》云:「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所以試觀中國史來,凡重儒教時代或國家,無不尊卑有序、上下相安。明廉知恥,循法守分,而呈現一片祥和氣象。
或云:孔子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教學理論,豈能通用於今否?此言差矣,大道至理豈有時空之隔閡,唯以謙恭領略方能受益。孔子說:「溫故而知新。」故者:是經驗與常識累積,新者:是知識的發明。比喻說,沒有健全的思想體質,又能如何消化新知識呢?因而筆者認為,聖人的智慧與使命是無私的,志在濟世救民的,不同於凡夫的聰明,僅限於名聞利養。是故四書五經,立國利人之魂,尤其「論語」一書,是吾人安身立命,救國圖強之聖典,更不可不讀也。
「孔子聖蹟圖」,是描述孔子一生為學行教的精神事蹟,以及與弟子間的行誼記錄。讀其文獻,構思行儀,遂有德風偃蹇之感。繪製之初,十分審慎,經聖裔孔奉祀官德成先生,審慎考證選定,去蕪存菁為三十二幅,復承先師李炳南雪廬老人述說指導,歷三年,始成於一九九一年初。
孔子聖蹟圖尺寸規格:
寬29*長35公分共74張,紙張採240P美術紙,封面、封底採竹片板,文字雕刻處理,冊頁裝釘。
本法寶目前開放團體請領中,數量有限。
【12-017-1199】
正在這個時候地獄變相圖才完成,又有一個附身來找我,什麼人?孔老夫子。附身來找我,心裡很不平,說我對城隍太好了,他說為什麼不幫助他?我一想是有道理,我並沒有忘記他。我把這個事情跟江老師說。江老師說有,過去確實他畫過孔子聖 蹟圖,孔德成先生選定了三十三張,有文字說明。我說那太好,我們趕緊複印,在全世界各個地方流通,報答孔老夫子。江老師畫孔子一生的事跡,我聽說畫了好像有九十多張,我希望這九十多張全部都能夠複製出來。孔德成先生選的三十三張我們就大量流通,這九十多幅我們可以做比較少量的,在重要的地方讓他保存。當然第一個是山東曲阜的孔廟,那一定要送它完整的。這個完整的至少在中國每個省要有一套,這三十三張的,希望每一個縣都有一套。這是我們這兩年,這個二00四年、0五年、0六年,我想這三年當中,我們的工作項目。我是希望這個地獄變相圖跟極樂世界圖,我們要複製一千張,這個規模很大。孔老夫子聖蹟圖我想把它複製一百套,然後再看情形,有需要的時候陸陸續續的再複製。
【01-003-0109】
鈔【如仲尼 之門,賢達之士,蓋三千焉。】
『仲尼』是孔老夫子。孔老夫子在東方,出現在我們中國,他也從事於教育,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都是著重於一生創辦教育事業。但是孔老夫子是平民的教育,釋迦牟尼佛雖然是貴族,他也降下來去當平民,可以說兩個人都是提倡平民教育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得認識清楚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要把它的本質認清楚。但是佛是捨棄了人間的富貴功名,出家修道教化眾生。孔老夫子不然,你們讀《論語》,孔老夫子念念想做官,想展示他的政治上的抱負。他的確是個好人,他是如理如法的希望達到他從政的目的,所以他到處去遊說。可是當時這些諸侯、國王對他都敬而遠之,不敢用他,為什麼不敢用他?實在講很有道理,因為他太能幹,用了他之後,怕他發動政變把政權奪去了。因為孔老夫子底下的賢人很多,什麼樣的人才都有。實在講,他那個時候要搞一個政變是很容易,人才濟濟。可是他不用這個手段,他要用正當的手段,不用非常的手段。他要給後世人做一個榜樣,不用暴力、不用非法的手段來取得政權。既然每一個國家國主都不用他,他就沒有辦法,所以他回到自己的老家,在世上開始辦學,搞教育工作。所以平民教育孔老夫子提倡的。他那時候學生有三千人,三千人都是人才。
鈔【而獨舉七十子者。】
三千人不常說,常常提到孔老夫子學生七十二人,七十二賢,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弟子當中一提起來就提千二百五十人。這些人:
鈔【久在泗濱,相依陳蔡,亦常隨故。】
孔老夫子這七十二個人也是他的常隨眾。泗濱是孔子講學的地方,都在山東。陳蔡兩國,那是孔子受了災難,他們與老師同甘苦共患難,都不離開。孔老夫子在陳絕糧,沒得吃!聖人還有這個難,我們凡夫業障深重吃一點苦頭,自己要覺悟,不應該懷疑。
【02-034-0158】
中國人善根福德跟古印度人相比,還是差一著,古印度人喜歡修行,念念希望了生死出三界;中國在一般沒有這個念頭,中國人求功名富貴。中國讀書人念念當中不忘的是三不朽,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。沒有出世的念頭,所以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念頭沒有,佛菩薩到中國來示現孔子、示現孟子,這應當是有道理的。所以孔老夫子他所表現的,自己道德學問成就了,這個成就,我們從最低的水平上來說就是言行一致,表裡一如,沒有一絲毫虛偽,這是夫子真正做到。
他周遊列國,到處宣揚他的理念,沒有人肯用他。也曾經拜訪過許許多多國家的諸侯大臣,人家聽了他的話也都很讚揚,但是沒有一個人聘請他、用他。所以夫子到最後只有回老家,回老家教學。回老家那一年,六十八歲,年歲大了,他老人家走的時候是七十三歲,所以教學只有五年。但是五年教學的成就,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,在中國大陸每個縣市都建孔廟 來紀念他,我想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沒想到。當年如果哪個諸侯請他去做宰相、做官去了,我想他的成就頂多就像周公、就像管仲這一類人物,後人不會建個廟紀念他,沒這個事情。從這些地方,我們細細去觀察,這教學的功德太大了。
【02-037-0466】
孔子世世代代修福。我們在典籍看到夫子的外公,他媽媽的爸爸,觀察孔家前面五代修善積德,就斷定他們家裡會出人才,把他的女兒嫁給他家,嫁給孔子的爸爸。五代積福,這是好人家,所以他的女兒嫁過去生孔子。孔子一生也是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沒享福。後世你看對他的紀念,孔子生活在世間居的是普通房屋,不大,後來你看給他蓋的孔廟蓋得那麼大,給他塑的像、供的牌位擺在那裡,多少人去禮拜、去恭敬。後福!你就知道孔子福報多大。有人告訴我,孔老夫子現在在忉利天,我們能相信。因為他沒有遇到淨土,不知道有極樂世界,以他一生的行業肯定是忉利天。在天上也是老師的身分,也是以倫理道德教化眾生。這些事情我們要記住。
【15-014-0021】
前面跟諸位報告過「道德之人」、「善師者」這兩種人,對整個社會,他具有潛移默化的功德,他們的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,都是社會大眾的榜樣,好樣子。他住在這個地方,不知不覺的感化很多人。他感化的人多,感化的時間長,那個功德就大。在我們中國,諸位細細想想,孔老夫子那還得了!孔老夫子,實在講他是道德之人,他有抱負,他很想做一番為國為民的事業。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希望求個一官半職,為人民服務。他作官、求官爵不是榮耀自己,他是為民服務。他的運不好,當時他所見的那些諸侯,就是小國的國王,沒有一個人肯用他。對他都很禮遇,熱烈的招待,不敢用他。什麼原因不敢用他?我們也能想像得到,他的才華太高,他的學生太多,萬一不聽話的時候,要搞個政變怎麼辦?當時那些諸侯都不是孔老夫子對手,孔老夫子的高明,絕對不用非常手段,他用正常手段。這些諸侯對他賞識、任命他,他做;不肯任命他,他只有離開,絕對不搞革命。你們想想夫子的心。為什麼?給後人做個榜樣。不是沒有能力,不是沒有智慧,絕不做一個不好的樣子,讓後人對於政治不滿就起來搞革命。搞革命你要曉得有多少人民受苦難,多少人遭殃?要犧牲多少生命財產?夫子不做,這是他的大德。
實在沒有人任命他,回老家去教學。回老家那個時候大概是六十七、八歲,到這樣的年齡,他就把從政的這個念頭放棄掉,回家教學,傳道授業。他教學的時間並不很長,不過十年。你看看影響力,從他死後一直到今天。雖然中國大陸祠祀廢除了,每一個縣市的城隍廟沒有了,孔廟 還在,你們就想想看孔子的大德。他這個大德是多久建立的?不過十年。十年的教化,影響到今年,共二千五百多年,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,我們有沒有看出來?有沒有想到?他何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?沒有一點私心,沒有一點自私自利,也沒有一點名聞利養,我們常常講的「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」他都沒有,純善純淨的心,為一切眾生,為後世眾生。
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,大德!佛的寺廟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,普遍被摧毀。改革開放這幾年,中國大陸好多寺廟都建起來了,我聽說有建得富麗堂皇的,佛菩薩的德大,太大太大!像這些地方,我們看到要多想想,我們自己要怎麼作法。一生當中要做出不朽的事業,這才叫真正成就。自己做得再輝煌,死了就完了,我常講那個成績是等於零,死了就了了。這是說明「善師」跟「道德之人」他對於社會的影響。
孔子、釋迦牟尼佛他們的影響是全世界,影響的時間是無限長。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,沒有別的,一片真誠!
【02-039-0086】
「乞法者,參師訪道,露宿風餐,詢求妙法,期成聖果,故曰,乞法養心」。人在世間,真正覺悟,什麼最重要?道最重要。佛家這個說法,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說這句話,那個時候佛法沒傳到中國來,你看夫子就說過,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,沒有白來了,所以古人讀書是重道。現在人讀書,現在學校為什麼?為將來在社會上有好的工作、好的發展,榮華富貴,目的在此地。聖賢人沒有這個觀念,孔子一生真的是貧賤,沒有財富,也沒有地位,貧民。做魯司寇,魯是現在的曲阜 ,濟南是齊國,那時候魯國就是現在的一個縣,魯國國君不就是現在一個縣長嗎?做魯司寇做了三個月,被人擠下來,為什麼?他要做好官。你要想做個好官,為人民服務,那個人要為自己的功名富貴,你跟他相牴觸,你跟他不同類,你還能幹下去嗎?所以孔子聰明,辭職,不幹了,回家去教書、去教學,教了五年,過世了。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,漢武帝想治理國家,教老百姓,那時候諸子百家,用什麼人的方法來教?董仲舒推薦孔孟,漢武帝接受了,所以就做為國家教養人民的主要的一個理念,用孔孟之道,尊孔子為萬世師表。孔子在世作夢也沒想到,如果想到這樁事情,何必去做官?何必去周遊列國?教學多好!這個事情有人想到了,釋迦牟尼想到了,你看他三十開悟,開悟之後不做國王,就教學,教四十九年,七十九歲圓寂的。聖賢人所走的路,這條路在佛法叫成佛之道。孔子是到晚年不得志,他一心是想做官,展示他愛國愛民的理念,沒人用他,迫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學。回老家那一年,六十八歲,七十三歲走的,教了五年。你看五年的教學,萬世師表,這是聖賢事業。在印度是成佛之道,在中國是聖賢事業。不是聖賢人見不到。
【12-017-1209】
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毀謗他的人,嫉妒他的人,糟蹋他的人,侮辱他的人,很多!在世的時候一生不得志,周遊列國沒人用他,那些列國的諸侯接見他,聽他講的那些話,就是老子所講的,「下士聞道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為道也」,沒有人相信他。年歲也大了,不得不回老家,回老家的時候六十八歲了,孔老夫子七十三歲走的。所以回到老家去教學,中國私人辦學是從夫子創始,教學只有五年。五年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,為中國人的最好榜樣,孔老夫子作夢也沒有想到,後世人對他這麼尊敬,這是實話。
由此可知,一個人在世,人家讚歎你也好,毀謗你也好,都不是真的。真的是什麼?歷史論斷,所謂是蓋棺論定,普通一般人沒有資格,那個必然是史學家,有德行、有學問,由他來評斷。世間一般人見仁見智,那不能作算的,這是我們用世俗眼光來看。一個人不計毀譽奮發向上,世法如是,出世法更是如是。現在這個世間只有毀謗人,哪有讚歎人的?如果這個世間人會讚歎人,我們這個世間災難就沒有了。為什麼?人心善。大乘經教裡頭佛常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善人多、善念多、善行多,中國古大德常講,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善人,這個世間就不會有災難,百分之一。
【01-003-0168】
《論語》上,學生們對孔老夫子的批評: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。這五個字,孔老夫子一生是真真實實的都做到。溫和,善良,對人恭敬有禮,生活節儉,沒有一絲毫奢侈,事事他能讓別人,自己退。夫子之德,這是學生們公認的。這五個字我們聽來都不難懂,要是真正把這五個字都做到,那你就是聖人。
【02-009-0018】
善裡面第一善是什麼?勸人孝親尊師,勸人學好,勸人學佛,這是第一善,沒有比這個善更大的。一生專門勸人善,勸善規過,有兩個代表的人,我們都看得清楚。在中國,孔老夫子,孔老夫子一生生活也很清苦,日子也不很富裕,勉強可以度日而已。天天教學,勸人行善,這個功德多大。中國歷代帝王,不管是誰,改朝換代,沒有一個不尊敬孔子,連外國人都尊敬。他家的子孫,子子孫孫一直到今天,我們一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代,沒有不尊敬的。孔德成有一年到了舊金山,外國人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代來了,特別禮遇。沾祖宗之光。
【12-017-1035】
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這個用意太深了。這三句話就是孔老夫子的一生 。
現今社會賢達,大都以建設「富而好禮」的社會相期許,但事實卻不免令人失望。就今日一般社會而論,人多汲汲於富利的追求,而禮的實踐則不為人所重視,其而違禮犯義的行為所在多有,以致秩序紊亂、道德沉淪。成年人見利忘義,青少年隨意妄為;既不明廉,更不知恥。此皆由於人人但求縱慾、享樂,過分強調自我,而不識謙虛禮讓為何物。孔子一生為學行教,一切以仁為本,以禮為先。《禮記.曲禮》有云:「傲不可長,欲不可從,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」諄諄以「克己復禮」為教。所以試觀古代社會,凡儒教盛行的時代,大都尊卑有序,上下相安,互讓互諒,循法守分,而呈現一片祥和氣象。茲為導正社會風氣,鼓舞人心士氣,爰將先聖孔子為學行教聖蹟,及孔門弟子行誼,參考古本圖集,重新繪製《孔子聖蹟圖》,除擇期擇地公開展覽外,並縮版印製此項畫冊,俾廣流行。希望藉此,將聖門言教、身教之形象,作具體之介紹。敬祈社會先進明達之士,有以垂教焉。
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敬識
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傳略
孔子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時魯國(今山東曲阜)人。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,亦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之九月二十八日,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(公元前四七九年)。曾任魯國中都邑宰,擢大司寇,後來,攝行相事,治魯三月,政績斐然,誅少正卯,魯國大治。其後週遊列國十四年,不見用,時年六十九,返魯,刪詩書、訂禮樂、贊周易、作春秋,中華文化因以大成。享年七十三,弟子三千人,身通六藝(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)者七十二人。孔子為我國兩千多年來最偉大的教育家、政治家與思想家。他的學術思想,以「仁」為中心,至其具體實踐方法,則為盡己之心與推己及人,亦即「忠」「恕」二字。他在政治上最大的抱負,是主張推行仁政,但一生最大成就卻是教育。在孔子以前,教育乃貴族的特權,他首先提倡「有教無類」的平民教育,不分貴賤貧富,一律施教,為後世學術平民化的開端。他又以個人在野之力量,造就那麼多的人才,而且把技藝教育和人格教育打成一片。孔子偉大的學術思想,其後復經門人繼志述事,光大發揚,世稱儒家。自漢武以降,歷代無不以儒家學說思想為經世濟民之大道,並尊孔子為「大成至聖先師」或「萬世師表」。
專案製作法寶恭請辦法
對象:凡登記在案之寺院、道場、佛學院、圖書館、團體,均可提出申請。
手續:請以單位名議及印有單位名稱之信紙書寫申請函,內容必須簡述恭請原因,並蓋上單位印章連同申請表寄送本會。
數量:同一地區相同單位每種可申請壹套,亦可單項申請。
費用:免費結緣 歡迎助印
運送方式:如單箱重量超過郵局限重無法郵寄時,臺灣境內一律以貨運送達,國外則以海運貨櫃方式送達,故凡國外請領單位必須負責辦理進口清關手續,無法辦理者請勿申請。
運費:臺灣境內單位恭請,貨運費由本會支付。國外單位恭請,若以海運貨櫃方式出口,一律以岸邊交貨為準,臺灣境內所有費用由本會支付,離岸後之海運費、當地清關手續費、規費及關稅等費用悉由恭請單位負責。故請務必調查確定所有費用均能自付始提出申請,否則一旦退運,手續煩瑣,費時曠日,徒增彼此煩惱。
收件處:華藏淨宗學會 法寶組
臺灣 臺北市 信義路四段 333-1 號二摟
電話:886-2-27547178 # 315
傳真:886-2-27039513
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下載檔案:專案法寶申請表